<li id="wcmie"><table id="wcmie"></table></li>
<ul id="wcmie"></ul>
<strike id="wcmie"></strike>
  • <fieldset id="wcmie"><table id="wcmie"></table></fieldset>
    <ul id="wcmie"></ul> <ul id="wcmie"><sup id="wcmie"></sup></ul>
  • 聯系我們

      地址:
      廣州市天河區珠江新城花城大道5號南天廣場龍庭閣2204室
      電話:
      020-29828882
      手機:
      18620599995
      郵箱:
      1389975276@qq.com

    年紀輕輕的老人——“初老癥”

    什么時候開始叫做“老”?心理學也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。一般認為老年期是60歲至衰亡的這段時期,按聯合國的規定,60歲或65歲為老年期的起點。

    那人們從什么時候開始“老”的呢?

    有人說從60歲開始,因為那時進入了老年期。

    有人說從3540歲開始,因為進入更年期,身體開始老化。

    有人說從18歲開始,因為身體發育結束,機體已經不再生長,而是慢慢進入衰老階段。

    有人說從孩子生下來開始,因為身體的發育也是老化的同義詞,從一開始就是想著衰老、死亡邁進的。

    那怎么才算是真正的“老”呢?

    我們不從生理學,而從心理學上去看,“老”會有一些標志,比如對新事物不再好奇、不再愛湊熱鬧、開始與社會脫節、不時感到煩躁,這些就以為著你開始“老”了,我們把這個叫做“初老癥”,出現者的年齡多為30歲左右的人士。

    “初老癥”跟生理上的衰老并不相同,30歲人的機體還處于健康狀態,并未出現真正的衰老現象,這里的“初老”指的是心理層面。

    “初老癥”這個詞來源于臺灣偶像劇《我可能不會愛你》,它指的是在生活和工作的雙重壓力下,一些年輕人心理年齡偏大,表現得過于成熟,甚至于有些老年人才會出現的心理特征的情況。

    “初老癥”深深被年輕朋友所接受,有不少年輕人都覺得自己換上了“初老癥”,并且特別喜歡以“初老癥”自居。

    其實在30歲左右,注意力有點下降,或者精力恢復得稍微慢一些,都是正常現象,并不是大家口中的初老癥。而很多年輕人會按照初老癥的標準來對號入座,只要滿足了一條,就說自己“初老”了,其實這是不科學的。

    當自己沒有“初老”卻被自己認為“初老”后,會給自己一些不良的積極暗示,會讓自己的言行更符合“初老癥”的樣子,這個在心理學上叫做“自我預言實現”。

    “初老癥”跟壓力密不可分,在各種壓力的作用下,如果不及時調適,會讓心理疲憊不堪,自然就出現了“初老癥”的癥狀。

    所以,要想緩解“初老癥”,還是要從改善壓力入手,這樣才能更積極地面對工作,才能更幸福地面對生活。

    廣州心理咨詢的專業機構心燈心理咨詢中心提醒您:如果您在情緒或壓力上遇到了問題,需要廣州心理醫生的幫助,您可以撥打我們的預約電話:020-29038776,或預約QQ814815372,我們會給您專業的心理咨詢服務。

    版權所有 © 2025 廣州心燈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備案號:粵ICP備2020114672號-1

    關注微信公眾號

    客戶服務熱線

    18620599995

    在線客服